全國人大代表徐立平: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更好履職發揮一線代表作用 |
發布時間:2023/3/15 瀏覽次數:329 次 來源: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陜西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航天四院 作者: |
原創 聚焦兩會航天代表 航天四院 2023-03-10 14:08 發表于陜西
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帶著人民心聲承載職責使命走進人民大會堂黨心民心同頻共振 奏響新時代的春天樂章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 億萬中華兒女在以 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 意氣風發踏上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
新征程,新起點,新遠航 2023年全國兩會 將匯聚共識、凝聚信心 向著新目標,奮楫再出發 奔赴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 航天四院7416廠職工大國工匠徐立平 參加全國兩會 履行莊嚴承諾 與全體代表委員一起 參政議政 建言獻策
航天科技集團出席兩會的人大代表合影 “今年全國兩會,經過認真調研和充分準備,我帶了幾個方面的建議,包括加強航天企業生產安全、創新型人才建設,更好發揮基層醫療機構作用等內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職工、“大國工匠”徐立平介紹道。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不斷加速,科研生產任務量越來越大,隨之可能出現一些安全隱患。”徐立平表示,他今年最關注的議題是進一步加強航天涉火企業生產的安全管理。“建議不斷推動安全改進、安全提升,開展機械化自動化創新,保障科研生產任務圓滿完成。” 徐立平表示,基于對生活的觀察調研,他希望在社會適老化改造過程中,為老年家庭推廣應用相適應的安全監控裝置,從而盡可能避免意外與風險,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公開聽證不僅有助于檢察機關辦理案件,也是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方式和途徑,理應支持”,針對該建議,徐立平表示,自己曾經參加過基層檢察院召開的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圍繞的主題是保護本地一處文化遺產。聽證會后,有關部門對相關遺址進行修繕,后該遺址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中舉行公開聽證,能夠促進有關部門明確職責、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保護公共利益,這樣公開公正的活動越多越好。”
“保護生命健康 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今年的建議聚焦“后新冠”時期發揮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針對這一問題,徐立平建議,國家應持續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醫護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感染診治培訓指導,提高其在指導治療及重癥正確分診等方面的能力,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分類建立社區老人健康檔案,采用網格化管理的方式,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和管理。各醫院應與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重癥病人直達通道,最大程度挽救重癥病人的生命。
徐立平坦言,航天人才培養和發展是自己一直非常關注的話題。今年,他將就推動完善航天企業人才保障機制提出建議。在日常工作和走訪調研中,一線車間職工向他反映,由于生產廠地遠離城市,教育醫療條件相對落后。“如果能夠改造提升或者予以傾斜照顧,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能力和水平,職工也能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生產中。”徐立平說,他還將建議多搭建國內航天技術交流平臺,讓科研人員、技能人員能夠有更多相互交流、共享經驗的機會,不斷提升能力。
作為中國航天屆的人大代表之一,徐立平的履職情況獲得了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科技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各級媒體的關注。讓我們跟隨媒體的視角,近距離感受“兩會現場”,分享代表履職實況。
履職盡責 發出航天好聲音
▲ 2月15日,徐立平(右一)在工作室與班組同事交流(鄒競一 攝)“從一線工人到人大代表,隨著身份的轉變,我更感到肩上責任的重量變化。”徐立平這樣說。1987年航天技工學校畢業后,徐立平便一直從事航天發動機固體動力燃料藥面微整形工作。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藥,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靠工人自己判斷,作業中一旦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鹚幷尾豢赡,并且僅允許0.5毫米以內的誤差,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藥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后,火藥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有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苦練技術,將誤差控制在0.2毫米以內,還發明設計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命名為“立平刀”。深耕藥面整形三十多年,他被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2018年,徐立平首次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5年來,他經常前往工廠一線、社區調研,了解職工群眾關切的話題,并根據國家相關政策,提出建議。“國家很重視代表們的建議,件件有回復,還有相關工作人員和我對接落實情況。比如,我提出的航天固體動力技術發展、特殊小眾工種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建議都得到了落實,我履職也更有干勁了。” 他還建議適時舉辦較高規格的“特殊、小眾”工種技能大賽,以賽促訓、以賽促練,提升技能人才的綜合操作能力和學習創新能力。 在多方努力下,2021年,陜西省有關部門首次在航天四院舉辦了特殊工種省級技能競賽, 吸引了4個工種的近200名選手參賽,有效激發了特殊工種工人苦練技能的積極性。 “身為航天人,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完美。”▲ 2月15日,徐立平在工作室介紹工作刀具(鄒競一 攝) “從前我只專心于本職工作,當選人大代表后,我開始關注身邊人們的生活狀態和訴求,并不斷學習、提高,從而更準確地表達、反映基層民眾的聲音。”與此同時,徐立平也對未來充滿期待:“在未來工作中,我將繼續發揮好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為航天強國建設和陜西高質量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路走來,徐立平由一名普通的技能工人成長為大國工匠。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他做到深入調研,以一以貫之的“匠心”雕琢每一份建議,切實擔當起全國人大代表的深沉責任。
素材| 新華社 新聞聯播 中國新聞網等
編輯| 石萌萌 田鵬
審核| 榮元昭 監制| 張立中 |
![]() ![]() |
[上一篇]:對話航天女性 | “她們”有N+1種模樣 |
[下一篇]: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方世力深入四院調研指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