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四院助力長征十一固體運載火箭九戰九捷 |
發布時間:2020/6/12 瀏覽次數:9278 次 來源: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陜西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航天四院 作者: |
![]()
5月30日4時1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新技術試驗衛星G星、新技術試驗衛星H星送入預定軌道,“一箭雙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四院提供了此次火箭的全部固體發動機。 這是長十一火箭首次采用新型發射平臺實施發射,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首次采用2米直徑整流罩。 此次發射是該型火箭首次在西昌進行發射,也是該型火箭2020年執行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動機經過筒箭組合運輸達2000km,同時由于發射載荷變化,發動機經受了更為嚴苛的考驗。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固體動力系統極強的任務適應性和高可靠性。 針對此次發射使用的固體發動機,四院型號隊伍嚴上加嚴、細上加細,精益求精,集中資源和力量,開展了多輪質量風險辨識,細化分析產品各組件及試驗發射流程,型號兩總和設計師們深入生產制造一線,查閱產品的原始數據,確保試驗萬無一失。同時,此次任務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型號隊伍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采取試驗隊員包車集體進駐發射場,前后方遠程交流進行技術質量把關等措施,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發射任務的雙勝利。 四院參試人員在發射現場 四院從2008年開始,率先開展了120噸整體式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研究。2009年3月,120噸大推力整體式固體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考核地面熱試車取得圓滿成功。2012年,長征十一號火箭正式立項啟動研制。 自2015年首飛以來,長征十一火箭9次發射全部取得圓滿成功,其中包括1次海上發射、8次陸地發射,共將39顆衛星送入太空,實現了連續9次高精度入軌、連續9次箭上質量零問題、連續9次零窗口準時發射,標志著該型火箭高質量保成功能力再上新臺階。
|
![]() ![]() |
[上一篇]:集團公司錢學森課題組來院交流指導工作 |
[下一篇]:四院開展生態環境與節能減排知識培訓 |